“西迁人”报告会:不畏艰苦,以青春热血书写历史
11月18日上午,西安交通大学“西迁人”爱国奋斗先进事迹报告会在四川大学举行。来自四川大学、电子科技大学、成都理工大学等多所省内高校的师生代表聆听了此次报告。
报告会上,西安交通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郑庆华,西迁老同志、西安交通大学教授胡奈赛,中国科学院院士、西安交通大学教授管晓宏,西安交通大学教授徐峰,陕西广播电视台记者陈媛5位报告团成员分别以题为《继承和发扬西迁精神为民族伟大复兴贡献新力量》《在祖国的西部扎根开花结果》《西迁精神激励我们为国为民奉献》《为世界为国家为西部贡献智慧与力量》《西迁精神 一曲爱国奋斗的礼赞》作了报告。
“越过高山,越过平原,路过奔腾的黄河长江……”报告中,胡奈赛情不自禁地唱起这首西安交大西迁时她最喜欢的歌,台下的听众们也跟着哼唱起来。如今84岁的胡奈赛在西安交大度过了66个春秋,她的许多老师都是西迁的带头人,大多出身于名门望族,早年便留学欧美,但他们都共同选择了将个人命运融入国家发展。
“我的老师朱城教授,因积劳成疾,39岁时便告别人世……”讲到这里,胡奈赛忍不住哽咽。50年代,朱城从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博士毕业,当听到西迁的消息时,他毫不犹豫,立即加入到西迁工作中。迁校后,朱城负责筹建工程力学专业。胡奈赛说,当时学校条件艰苦,为了抓紧时间,朱城便把黑板搬到家里,每天除了吃饭睡觉,就是拼命工作。最终,朱城在很短的时间内完成了工程力学的培养方案、课程设置等。但也就在那之后不久,朱城因病倒下,奉献出自己年轻而宝贵的生命。
在西安交大这棵大树西迁、扎根黄土、枝繁叶茂、开花结果的过程中,无数的西安交大人不畏艰苦,以青春热血书写的这段难忘的历史,承载了这棵大树的一部分。
在报告中,陈媛讲述了一个四世同堂西迁人的故事,感动了不少与会者。故事中,父亲是西安交大机械学院的教授,名叫金精,母亲叫高景孟,曾经担任西安交大幼儿园主任。1957年春天,金精、高景孟夫妇接到西迁通知后,高景孟就给未满周岁的小女儿断奶,带上五岁的大女儿坐上了开往西安的火车。到了暑假,夫妇两人回到上海搬家,夫妇俩征求80岁老奶奶的意见,是否要一同去西安,因为这一去可能再无归途,老人家却说,哪里的黄土不埋人,一起去西安!
时光如水,向西而歌,黄土地的“西迁精神”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精神脊梁中光芒万丈的一段,成为中国知识分子时代精神的典范,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人。
“同样是在荒地上拓土开疆,西迁老前辈能够成为拓荒者,成为奠基人,我们也能。”徐峰毕业于西安交大,现在是生命科学学院的青年教师。2004年,徐峰出国深造,在国际知名学府攻读完博士后后,便和妻子在美国共同发展,过上了许多人梦寐以求的生活。2011年,一通来自西安交大的电话,彻底改变了徐峰的人生,他立即决定回到母校,为学校的发展添砖加瓦。报告中,徐峰表示,感谢西迁精神让他重新认识了人生价值,树立了人生目标,并激励着他在科研的困难时期,坚持不懈,为国家的科研发展贡献一份力。
五位报告员结合亲身经历从不同角度回望了西安交大波澜壮阔的西迁征程,深情讲述了以西安交通大学“西迁人”为代表的老一辈知识分子胸怀赤子之心、坚守报国之志的胸襟与情怀,台下掌声迭起,高潮不断。
报告会结束后,成都理工大学法学院助理教师李筱敏仍和学生徘徊在会场外,交流着自己的感触。李筱敏表示,她深深地被“西迁人”所表现出的爱国奋斗情怀所感动,作为一名人民教师,要争做“四有”好教师,当好学生的领路人,引导学生以建设祖国为人生目标,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
“四世同堂共同西迁的故事令我感动,这份决心和家人的支持令人倾佩。”来自四川大学电气信息学院的学生郑云鹏表示,现在许多青年都不愿吃苦、吃不了苦,但报告会中所讲述的西迁老前辈愿意放弃安逸,不畏艰难,建设祖国的精神值得每一位年轻人学习。
·高考倒计时200天,给考生15条忠告!家长要注意这12个问题~
·重磅!教育部:实行师德失范“一票否决”!
·我犯了一种罪,叫长得不好看
·“学校后勤孺子牛”候选人名单出炉!快来为你们学校的候选人投票!
来源:川报观察 记者 李寰 实习记者 邓翔沣;
图片:四川大学提供 视频:四川电视台科教频道提供